日本花藝家東信插花作品 妙手還原梵高、莫奈、畢加索名作畫中花
/ 2018.12.28
雷東所畫,插於長頸花瓶中的野花。
大抵而言,史上所有偉大的畫家都畫過花卉。由梵高、畢加索到雷東(Odilon Redon)和雷諾瓦(Pierre-Auguste Renoir)都曾經對鮮花此項靜物描繪的主題(或對象)為之著迷。大師一些最著名畫作都是簡單的花朵描繪,例如梵高的《向日葵》。
日本花藝家東信(Makoto Azuma)對於「藝術家頭腦由花束中究竟看出何物?」這個問題非常好奇。過去3年,他一直創作著名花畫的精準複製品,卻是用上真花來呈現。精闢至花瓣的角度和花莖的擺放方式也努力模仿,嘗試還原藝術大師眼中花之美。
畢加索較寫實的花卉靜物描繪。
莫奈畫作,插於銅製花盆中的玫瑰。
鮮花雖美,總會凋謝,東信一系列力求還原「名畫之花」的真實插花作品,離不開「時間」這項元素(或者是「宿命」?畢竟在人類有限感知所形成的概念中,時間總是由「過去」奔向「未來」,屬於線性的流逝。相對論物理學演繹的時光倒流狀態,也許只有超越光速才能體會得到吧)。
東信跟位於箱根的Pola美術館合作,從該館館藏中揀選了三幅傑出名畫來創作插花作品,重現描繪對象。它們分別出自法國印象派畫家雷诺瓦、法國象徵主義畫家雷東和日本畫家黑田清輝之手。
東信完成這3個插花作品後,更費上數周拍攝花朵,記錄其生命變化的每個時刻。快播影片可見,鮮花隨氣流自由地移動搖曳,有些精彩綻放;有些正悄然枯萎... 水變渾濁、花瓣散落、葉子變色。「這告訴我們,鮮花不僅僅是物體,更是生命的象徵,就像人類一樣刻劃出寶貴的『時間』。」東信在宣言中表示。
體驗到時間流逝,我們若再次研究藝術大師畫下傑作,就能明白畫家也許一直觀察花朵的生命週期、隨着時間的變化。然後,觀眾或會注意到畫中描繪不僅是花朵的某一刻的真實狀態,而是藝術家記憶中(由其視點出發觀察)的花朵當下生命姿態,畢竟繪畫藝術包含了想像和創作之成份。《Drop time - Chrysanthemums》展覽由即日起於Pola美術館開放至來年3月17日。除了拍成影片的作品,不妨估下下面各個作品出自哪些名畫家的傑作?
《香港01》App,尚品精神生活,形而。
立即下載: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