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 生活時尚

【葛飾北齋】追浪追到入香港文化博物館 富嶽三十六景靈氣逼人

/ 撰文 撐場來稿
/ 2019.05.17
《神奈川沖浪裏》為日本浮世繪畫家葛飾北齋代表作之一。畫中巨浪除了象徵強大的自然力量,線條間亦闡述了創作者對藝術的不斷追求。

【文章原刊於01撐場,歡迎下載香港01 app,與更多作者一同討論喜愛話題。】

葛飾北齋(1760-1849)的藝術作品跨越界限,除了鑽研日本傳統畫法和吸收中、西方畫法,並涉獵多種題材:山水、人物、動物、妖怪,甚至春宮圖「肉筆浮世繪」。他的藝術生涯自小開始,直到他臨終前仍想能更精進,希望活多五年「成為真正的畫家」。然而,不善理財的他總是伴隨着窮困,故經常透過販賣印刷版畫和繪畫插圖來維持生計,在追求藝術的同時亦不免要為自己的財政狀況而憂心。

<《賀奈川沖本杢之図》(1803年)。>(公共領域圖)

當他正值71歲高齡,創作出後來馳名國際的《神奈川沖浪裏》(1831-1833年),為《富嶽三十六景》系列的其中一景。畫中,前景巨浪和背景富士山,造成「動」和「靜」的強烈對比。有人嘗試分析畫作含意,認為船上的人在面對自然裏懾人心魄的波浪仍不放棄,象徵了日本人永不言棄之精神,成立了代表大和魂(日本精神)的作品。

<《神奈川沖浪裏》(1831-1833年)。>(公共領域圖)

其實《神奈川沖浪裏》描繪的「浪」,是經過了葛飾北齋數十年的人生閱歷和技藝的演變。早在他33歲,《江ノ島春望》(1797年)便曾描畫波浪,但未能如後期般氣勢磅礡,感覺只是背景中的陪襯。他持續改進波浪的畫法,直到後來《賀奈川沖本杢之図》(1803年)和《おしおくりはとうつうせんのづ》(1805年)時,已可一瞥如《神奈川沖浪裏》中形似「鹰爪」的波浪的雛型。

他富有張力的畫,廣大地影響至西方的梵谷、莫奈等着名藝術家以及後世文化。《神奈川沖浪裏》所展現的,不只是在波濤洶湧中還緊抓住船槳的堅毅,更代替言語敍述了葛飾北齋數十年對藝術追求的鍥而不捨。

如想更近地探索《神奈川沖浪裏》的奧妙,可留意香港文化博物館的「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百物看世界—大英博物館藏品展」,舉行於2019年5月18日至9月9日,會作為展品之一提供觀賞。

內容提供:雪話

【編按:文章題目為編輯所擬,原題為「【葛飾北齋】《神奈川沖浪裏》中的藝術追求」​】

(以上文章內容均屬用戶提供,香港01不為任何用戶內容而衍生或遭受之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