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

勞力士製表廠解構 高科技與精湛手工技藝建構傳奇

/ 撰文 林道勤
/ 2020.03.27
腕錶界裏有誰的地位抵得上勞力士(Rolex)?這個家傳戶曉的名字,為甚麼在芸芸眾多富有歷史及傳統的品牌之中,總是能夠佔有特別的一席位?原因就在於他們對於製表技術提升及材質開發的投入度,大至錶殼,小至機芯零件,通通都是在勞力士自己的製表廠研發及製造。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勞力士創意及匠心的重鎮 ─ 位於日內瓦及比爾的製表廠。

(圖片來源:Rolex)

勞力士(Rolex)的研發及生產基地分別位於日內瓦及比爾,日內瓦的兩個基地主要負責錶殼、錶帶及錶盤的開發、生產與品質管理,以及寶石鑲崁的工序。而在2012年落成,佔地9.2萬平方米,位於比爾的製造所則彙集了所有機芯生產相關的活動。

(圖片來源:Rolex)

巨大的比爾製表廠整合了所有機芯的製造工序,讓勞力士能掌握生產的全部細節。這安排既方便新技術的研發,亦能確保生產的機芯性能可靠。

(圖片來源:Rolex)

藍遊絲、恆動擺鉈等,喜愛鐘錶的你相信不會對這些感到陌生。而這些科研專利成果都是在比爾製表廠自行生產,絕不假手於人,勞力士(Rolex)因而可以好好控制由設計到生產的每個步驟。

(圖片來源:Rolex)

說起鐘錶製作,是不是通常都會浮現鐘錶師坐在工作台前,細心鑲崁每個部件的畫面?其實,在鐘錶師背後的物流支援系統也是無名英雄。勞力士的製造所完美地把科技與精湛的手工技藝配合,其自動存儲系統非常高效,不僅能優化生產流程及減少損耗,亦令勞力士的工作人員可以專注生產工序。存儲系統同時為工作室節省了大量的空間,從而令作業環境更人性化。

(圖片來源:Rolex)

當然,除了生產及研發的效能,製表廠的環境本身亦是值得細味的地方。就以比爾製表廠為例,它由可持續發展及節能為出發點。一個直徑七米的採光天井就像機芯結構,將自然光引入大樓的空間,配合綠化建築,既為工作人員提供一個舒適的工作環境,亦與比鄰的山巒及農田風光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