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TCHES 鐘錶

展望勞力士Rolex GMT-Master紅黑圈重現?Sea Dweller再有新品?

/ 撰文 腕表之家
/ 2025.04.17
每當來到表展前夕,勞力士將發布殊麼新品,總是玩家們津津樂道的話題。2025年是首款格林尼治型(GMT-Master)腕錶問世70周年,品牌素有「逢十」重大周年發布新品的傳統,因此今年的主角極有可能是格林尼治型。另一方面,除海使型(Sea Dweller)外,勞力士各大系列均在近3年內推出了新品,唯獨海使型的現售款「單紅」已是2017年的產品、間金版本則於2019年發布。參照以往迭代規律,海使型已來到換代的關鍵時間點。而作為切利尼繼任者的1908型,延續其產品定位的同時,引入切利尼系列廣受歡迎的月相功能,似乎也只是時間問題。以下就結合實際情況,對勞力士有可能推出的新品,進行一個合理預測。

格林尼治型II 「紅黑圈」猜想圖(來源@monochrome)

首先便是期望值最高的產品,紅黑雙色字圈的格林尼治型II。其實早在去年,關於勞力士或將重現「紅黑圈」的消息不脛而走。之所以有如此傳聞非空穴來風,而是根據一份已披露的專利文件做出的合理預判。不過勞力士「紅黑圈」未如期而至,最終出現在了帝舵碧灣1958型上。

帝舵碧灣1958型GMT款

作為勞力士的兄弟品牌,帝舵常扮演「敢為」角色。對於新材質、新工藝,甚至新創意,總是交由帝舵率先實現,因此帝舵碧灣1958型GMT的「試水」意味非常明顯。而今年又恰逢首款格林尼治型腕錶Ref.6542問世70周年,勞力士藉此契機重現紅黑圈,於情於理都有較大的可能。

初代格林尼治型Ref.6542(1955年)

回溯歷史,1955年勞力士推出了首款格林尼治型腕錶Ref.6542,該作採用雙色字圈,將24時平分為兩部分,晝夜更替情況一目瞭然。歷經數次迭代,系列的字圈配色得到豐富,歷史款曾出現「紅黑圈」與「紅藍圈」並售的局面。為便於區分,玩家用「可樂(COKE)圈」與「百事(PEPSI)圈」指代。

「百事圈」 與 「可樂圈」

進入21世紀,由於勞力士不再推出紅黑圈腕錶,致使原本「可樂圈」一詞對應的產品出現了空缺,此時不少玩家將兩者混淆,或用「可樂圈」指代紅藍圈。而若紅黑圈重出江湖,真正的「可樂圈」之名必將再屬於它。

延伸閱讀:2025最新奢華運動錶推薦 3款5萬元檔位不同風格 你的新寵是誰?(點擊連結看全文)

+18

「單紅」海使型 Ref.126600(2017年)

再者可能發生變數的系列,是海使型(Sea-Dweller)。注意這裏用「變數」這個詞,不僅是因前文所說長期未更新,理應推出新品,還包括被除名的可能。從2023年至今,格磁型(綠玻璃)、切利尼、遊艇名仕型II系列,相繼被勞力士移出現售產品名錄。這些停產系列有着一個共同特點,它們的最後一代產品多年未換代。這不禁使人聯想起海使型,是否也會陷入類似的命運?

深潛型18K金款 Ref.136668lb(2024年),盤面移除「Sea-Dweller」字樣

同樣在去年,勞力士悄然調整了產品分類,原本隸屬海使型、視為其加強版的深潛型(Deepsea/鬼王)已成為獨立系列,獲得了與海使型平起平坐的地位。顯然,被剝離了深潛型的海使型系列,正被邊緣化。畢竟從知名度來看,它沒有潛航者型(水鬼)的威名;從展現技術實力的角度看,它也不及深潛型的極致性能。而為實現1220m防水,海使型付出的代價是43mm表徑與15mm(約)厚度,飽受佩戴舒性爭議。如今的海使型,處於被夾擊的尷尬境地。

海使型「RLX鈦金屬」猜想圖(來源@monochrome)

然而海使型也並非無翻盤的可能,引入熱門材質便是應對良策。由此引發第二種猜想:RLX鈦金屬海使型。所謂「RLX鈦金屬」即5級鈦金屬,依託輕盈、耐腐蝕的特性,受到眾多潛水錶青睞。該材質最先應用於深潛型腕錶的底蓋,2022年首款錶殼完全以RLX鈦金屬打造的作品深海挑戰型(DeepSea Challenge)Ref.126067發布、緊接着2023年又引入到了遊艇名仕型Ref.226627。它一改往日遊艇名仕型多采用貴金屬的奢華風格,色澤更顯沉穩低調,並將系列熱度推上新高。

1908型「月相腕錶」猜想圖(來源@oracleoftime)

第三種猜想:1908型增添複雜功能。從外觀來看,於2023年推出的1908型不僅與已停產的切利尼系列風格相近,就連39毫米表徑也是如出一轍,可謂切利尼的傳承延續。因此作為繼任者的1908型,引入切利尼曾經出現過的複雜功能,或許只是時間問題。

勞力士7140型自動上鍊機芯

勞力士將1908型視為新系列而非切利尼續作的重要原因在於,它啟用了有別以往所有勞力士腕錶的機芯:7140型。這是一枚厚度僅4.05毫米的自動上鍊機芯,比32系機芯厚度降低了約34%,不僅能裝配進纖薄的錶殼,更為疊加複雜功能模塊預留了空間。

勞力士切利尼月相型 Ref.50535(2017年)

我們知道,此前切利尼月相搭載的Cal.3195自動上鍊機芯,在31系機芯的基礎上疊加功能模塊而來。不過31系機芯本身已經達到約6毫米,因此加入功能模塊後難以用「纖薄」形容。作為一枚正裝表,切利尼月相的錶殼厚度達到了12.5毫米,橫向對比競品優勢並不顯著。而僅4.05毫米的Cal.7140機芯,即使疊加複雜功能模塊,還能將整體厚度控制在相當可觀的範圍內——這是以往勞力士機芯不具備的優勢,無疑使人更期待有可能發布的新品。

同場加映:7款防水深度達200米以上優質潛水錶 實用與時尚兼備就這幾款(點擊放大瀏覽)▼▼▼

+11

【本文獲「腕錶之家」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