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

鐘意細表先證明你係識表

/ 撰文 林道勤
/ 2019.11.07
大表潮流一閃即逝,細表款再次成為主流,畢竟40mm以下的錶款除了較易配襯,其實也更代表了一種對機械錶的根本尊重,因為腕錶講究的是在有限的錶殼空間中置放功能優秀的機芯,愈細的機芯愈顯難度,這道理你應該知道。

表的體積合適更顯優雅。(Baume & Mercier)

早幾年大直徑腕錶大行其道,像是Panerai隨處可見,鋒頭一時無倆,但熱潮來得快去得也快,畢竟大直徑腕錶在配戴時實際上有其限制,作便服配襯還可以千變萬化,但一講到斯文造型,則無處容身。

IWC的噴火戰機大型飛行員萬年曆腕錶直徑達到46.2mm,漂亮是漂亮,但穿戴未必容易。(IWC)

寶珀Blancpain Villeret超薄自動腕錶直徑38mm。(Blancpain)

穿西裝戴上太大的腕錶本來就會破壞整體觀感的平衡性,而且香港人不是個個六呎高兼大隻,要駕馭大表就更顯困難。

如果你有著Dwayne Johnson那麼高大,當然幾大的表都不會成問題。(網上圖片)

當然,以上你都可以繼續堅持行走時尚風格來克服,但正如我剛才所說,當高級腕錶強調的是更細微的部件造出更細緻的結構,那麼小直徑的腕錶又實在更講究技術。

名士Baume & Mercier的Clifton Baumatic 自動腕錶直徑39mm。(Baume & Mercier)

至於怎樣體積的表才算算合符我所說的標準?我會說,最低限度是36mm,最大,則不能超過40mm。更古早的時代像是我們阿爸那代,男人戴上34mm或許都能被接受,但今天這size的表一來難找,二來因為女裝表的冒起,這種size往往會被歸類為女裝款式,男士配戴則實在有點女子氣,所以還是選一些38mm左右的款式最為理想。

38.5mm的江詩丹頓Vacheron Constantin Patrimony 手上鍊腕錶非常耐看。(Vacheron Constantin)

至於款式方面,這體積的作品選擇相當之多,如果講配襯西裝平時穿戴的話,像是Blancpain的Villeret超薄自動腕錶、Baume & Mercier的Clifton Baumatic等都是非常好的選擇。此外Longines的Legend Diver復古款潛水錶,直徑只得36mm但感覺非常不錯。

浪琴Longines的Legend Diver潛水錶走復古路線,36mm比起市面大部份作品算是相當細小,但效果出奇地好。(Longin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