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藝術的「任性」態度・李偉民的「草間彌生」恐懼症
/ 2018.04.19
【文章原刊於01撐場,歡迎下載香港01 app,與星級作者一同討論喜愛話題。】
文:李偉民
在香港,潮流總是一窩蜂。因為有藝廊專門推動日本的經典藝術家草間彌生(Yayoi Kusama),於是到處都是草間彌生的作品;其實同被選為「21世紀十大前衛藝術家」的山下工美(Kumi Yamashita)與深堀隆介(Fukahori Ryusuke),成就同樣突出,可是,卻斯人獨憔悴。
香港藝術中心最近主辦的「藝遊維港」(Harbour Arts Sculpture Park),在添馬公園、中環海濱長廊、大會堂等地方放置了20多件本港及各地藝術家的雕塑作品,又看到草間彌生的招牌南瓜雕塑!我最近看得太多草間彌生這「當紅炸子雞」的作品,得了恐懼症。
據說:草間彌生10歲時,患有精神分裂症,導致時常充滿幻覺,更有自殺企圖,而且,從小到大,她對於「小圓點」有偏好,於是成為她的創作生命。有「波點女王」之稱,因為她常常受到幻覺困擾,眼前經常浮現圓點圖案,所以藝術成為藥物,用來自我治療。
當紅的藝術家,一般來說要有「四味」:第一,要有優秀過人的作品。第二,要有優秀的藝廊或經理人在背後推廣。第三,有「講古」價值,英文叫「story to tell」,草間彌生患了精神分裂症,這種故事,最動人心弦。第四,作品要具投資價值,例如作品在市場的供應量不多,或藝術家年紀很大(如草間彌生,已超過八十歲) ,預計創作時日無多。
不過,因為藝廊的買賣是私人交易,價錢不透明,如要建立藝術家的作品在市場的定價,於是無可避免地,作品會被拿去作公開拍賣,好歹出現一個「市場價值定位」,有時,捧場客還一浪接一浪,把一個藝術家作品的價錢繼續「炒」上去,當作品炒得愈高,則藝廊、拍賣所、藝術家和收藏家,四方的得益就愈可觀。
某次,有位藝術系學生問:「假設有一位優秀藝術家認為,藝術要與眾同樂,於是他拿一幅作品,重做了數百幅,你猜他的作品的市價,會否因此來個大貶值?」答案是肯定會。所以,許多人不禁懷疑:到底是作品優秀令到一位藝術家的東西升值?還是因為他的作品,已經變成一件稀有的商品,由於求多供少,於是價值得以推高,甚至是天文數字。
2012年,草間彌生和時尚名牌Louis Vuitton合作,創造「波點」皮包。日本另一藝術大師村上隆(Takashi Murakami),早在2002年,已經和Louis Vuitton合作,作出一系列的商品,如「櫻花」、「車厘子」等。草間彌生和村上隆的經營手法很是商業,所以,在一些人心目中,他們所顯示的,恐怕只是一種「潮藝」。真的擔心他們的市場定位愈來愈通俗、愈來愈泛濫,和名牌手袋、服飾合作完,跟著家具品牌、手機品牌等等接上,沒完沒了……
還記得《穿Prada的惡魔》(TheDevil Wears Prada)的電影, 梅麗史翠普這樣說:「2002年Oscar De La Renta推出一系列深藍禮服,接著聖羅蘭(Yves Saint Laurent)展示一系列深藍軍外套,瞬間,再有八個設計師發佈深藍服飾,這潮流很快傳遍所有百貨公司的專櫃,然後再往下去延,伸到恐佈的休閒服櫃位,過後,就是你從特賣檔裏把它翻出來的那件藍色衣服!」所以,草間彌生的作品,在任何藝術展一出現,我已經聞「波」色變;因為我想起的,不只是草間彌生,還有卡通Mickey Mouse、香港樂壇資深天后徐小鳳的「波波裙」、荃灣餅店的「波點蛋糕」,還有旺角女人街的「波點」絲襪……那可以不患上「草間彌生」恐懼症。「流行」很可怕,它把好東西「玩殘」,接著又繼續把它「殘玩」一段長時間。
那恐懼感覺,就像十多年前,去到那裏,滿街都看到「潮藝」大師Keith Haring(凱斯哈林) 的「狗狗」圖案。
「跟風」叫人難受之處,是趨炎附勢的大眾,根本不了解那藝術家或是他的作品背後意義,只是別人喜歡,他們便跟著放聲大叫,像粉絲般大叫一樣,在嘶叫的背後,和另邊廂的富豪炒賣藝術作品一樣,同樣俗氣。試問他們誰有看過1959年,草間彌生在紐約布拉塔畫廊(Brata Gallery) 那五幅單色巨型作品呢?藝術這東西,愈被捧在上面,其實愈被壓在下面。
看藝術品,我已走入了「人棄我取」、「人取我棄」的任性。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