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 生活時尚

【2018亞洲50最佳餐廳】五十大的兄弟情

/ 撰文 香港01評論
/ 2018.04.13

撰文:鍾詠嫻

《亞洲50最佳餐廳》(下稱「五十大」)頒獎典禮曲終人散,飲食界卻仍在討論。繼新加坡、曼谷之後,澳門今年首度主辦。贊助這種活動,為美食製造話題,是一種軟性行銷,同時又再次見證本地旅遊發展的落後。

現在遊人都會為了一間餐廳,特意前往一個城市,新加坡是一個好例子,六年前首次主辦五十大,為米芝蓮鋪路,引來更多國際記者、老饗、廚師,讓他們親身認識當地飲食文化,回國自然引起討論。

今年新加坡已經是五十大的老手了,即使Restaurant André結業,仍然有七間餐廳上榜,位列第六的Odette,比中國區最高名次、香港的Amber還高出一級,不過亦有評論認為新加坡入選餐廳太多,反觀中國只有兩間上海餐廳入圍,實在講不過去。

五十大的參考價值,不在於那間餐廳名次比較高(排名高低),而是要看趨勢──這300多位評審的圈子內的趨勢。新的名單內,有幾個叫人深思的「餐廳潮流」,例如一些殿堂級餐廳沒有入圍。有人婉惜澳門的天巢法國餐廳不上榜,一間獲米芝蓮三星的法國餐廳,也許是評審認為太大路?也許是五十大硬要和米芝蓮作對?

不過Joël Robuchon本人並不介意,甚至反指五十大不可信,他在《The Telegraph》的訪問中說道:「很難證明評審真的在過去18個月內,自費光顧某餐廳,餐廳主理人和大廚只是為投而投。」

有些上榜的大廚也是評審,他們到訪的餐廳,難免都是朋友的餐廳,感情分當然有着數,陰謀論一點看,連續四年名列第一、位於曼谷的印度餐廳Gaggan,2016年投資新派德國餐廳Sühring,僅兩年就打入了十大,Gaggan將會於2020年結束曼谷的業務,並往福岡開店,他在當地的合作餐廳La Maison de la nature GOH,本來寂寂無聞,一年間位列48。

Gaggan餐廳主理人在領獎的時候,邊走邊喝水──這是最大贊助商S.Pellegrino,致詞時他說:「獎項是其次,最重要是製造了一個社區。」主廚間交際聯絡,美其名加持同樂,實際上不知不覺間製造了一個社區,在這小圈子活躍的餐廳愈吃得開,名次可能就會愈高,香港的大班樓升級、Neighborhood上榜,可能都要多得主理人去年夠積極,辦聯手晚宴,台北的MUME去年起打入五十大,其間和多間五十大餐廳,舉行四手餐會,例如東京的Den、大阪的La Cime、比利時的Hertog Jan等等,今年躍升為18位。

行內人大概都知道誰是評審,有些人亦極力讓人知道他是評審,所以努力一點交際,對上榜絕對有幫助。五十大為人詬病的還有欠缺女廚掌勺的餐廳上榜,雖然增設了最佳女廚的獎項,但予人感覺還是「慧妍雅集」一樣,只是陪襯聯誼,未能真正打破「兄弟幫」的堡壘。今年得最佳女廚獎、Paste的主廚Bee Satongun,獲得31名,情況少有。

沉澱深思,港澳米芝蓮雖然每年都被評為問題多多,但比較起來,最少比較全面,而且由一批職業評審,用一定標準測試得出的結果,當然是否完全公正,就信不信由你了,反正這些最佳餐廳的名銜,說到底都是市場遊戲,具備分析能力和足夠資訊,就不會盲從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