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時間】為什麼俄羅斯芭蕾舞用法文術語?
/ 2018.07.10
近年歐美開始流行的健身風潮Barre,結合了Pilates和芭蕾舞的動作和訓練方法,有助為練習者打造更完美的線條。Barre一字,原本是指在芭蕾舞者練習時的用上的扶手,常見於一般的Dancing Studio。「扶bar」就是芭蕾舞的基本功。多虧了這個,讓更多人認識芭蕾舞這個優美傳統。
在大眾的心目中,芭蕾舞是俄羅斯的國技,必然會想起柴可夫斯基和《天鵝湖》,或者舞者及編舞家尼金斯基和巴蘭欽(生於俄羅斯聖彼德堡,將俄羅斯芭蕾舞傳統帶進美國)等。但是,為什麼芭蕾舞大盛於俄國,卻一直沿用法文作為舞蹈術語?譬如說,芭蕾舞有一個姿勢Arabesque(意思是阿拉伯風格的),即使不太懂芭蕾舞,也會知道這是法文,因為法國作曲德布西(Claude Debussy)有兩首同名的樂曲。
只要稍加推敲,可能有人想到,這是因為俄羅斯芭蕾舞源於法國,是舶來品。的確,芭蕾舞起源於在文藝復興時代的意大利;後來傳至法國,極盛於路易十四時代。路易十四本身鍾情芭蕾舞,自小已經踏上台板,粉墨登場。他在巴黎建立了世界首間皇家芭蕾舞學校,以及巴黎歌劇院(同時為芭蕾舞表演場所),亦邀請了一眾大師到巴黎演出。而且,一些基本的腳位和舞步得已規範化,以法文為基礎的術語體系正式展開。
不過到了19世紀中後期,芭蕾舞在法國的地位逐漸退減。芭蕾舞成為歌劇中的間場插曲,具代表性的演出場地巴黎歌劇院甚至淪為風月之地。舞者由從前貴族男性演變成低下階層的女性,不被視為藝術表演者。由此可以明白,在竇加(Edgar Degas)的畫筆下的芭蕾舞者,其地位與其他作品中的低下階層相當。
雖然在1850年才傳入俄羅斯,但卻開創了芭蕾舞的黃金時代。當時一眾法國舞蹈大師的舞台,從巴黎移至聖彼得堡。其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就是與柴可夫斯基合作的Marius Petipa。他是位於聖彼得堡俄羅斯帝國芭蕾舞團(即馬林斯基芭蕾舞團)的首席編舞,創作了50多部作品,包括了《天鵝湖》、《睡美人》和《胡桃夾子》;也同時為舞蹈學校及舞團培訓了大量精英。由於Marius Petipa拒絕學習俄文,堅持以法文教授舞蹈,後人整理的舞譜也是用法文。這就是俄羅斯芭蕾舞用法文術語的緣起。
不過,尚有一點需要補充,法語其實曾是俄國上流社會使用的語言。俄羅斯芭蕾舞之所以發展起來,其實是帝國時期的彼得大帝,以及葉卡捷琳娜一世(Katherine I)兩人的西化改革其中一環。他們建立在俄羅斯建立自己的凡爾賽宮,學習法國人吃魚子醬。而優雅法語更成為俄國貴族的追求。其最佳的詮釋莫過於托爾斯泰在《戰爭與和平》描寫的諷刺一幕:俄法戰爭期間,俄國軍官會在會議中用敵軍的語言宣誓趕走拿破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