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 生活時尚

【書展以外】專訪書本修復職人:復古細節隨時令古書重新升值

/ 撰文 黃正軒
/ 2018.07.20
又到一年一度的書展,今年主題是愛情文學,雖然有云戀愛大過天,但情愛背後,書本的精神價值還有很多。《形而》今次書專題,由最貴的書到最美的圖書館,再說到古本復修與裝幀設計,書本是無價,紙本可升華。
昔日於國際公司派駐海外工作的李瑞雲(Jennifer Li),集書迷、書店主與「書醫生」身份於一身。她曾於中環蘇豪區經營二手英文書店「書閣」(The Book Attic),曾被CNN Go評為香港最佳獨立書店。2013年底書店結業,全面投身古籍修復行列,既為自己逾三千本珍藏之未來着想,也為各界書迷的愛書延續生命。
師從多位英國老師及退休大英圖書館修復師學習手制本與修復多年,習得歐洲正宗古法釘裝及修書工藝。至今她仍不時遠赴歐洲進修,擴闊視野,學習更多工藝知識技巧。「修書是一生的事,只能按步就班,不能未曉行就想飛。」對Jennifer而言,古籍修復連貫着大量歷史文化和藝術的知識,對書本結構、造紙術變革及各國裝幀風格異同認識深入,更要透過不斷實踐浸淫和累積經驗。無法一蹴而就,更無「一劍走天涯」之理,「否則只會害了別人的書。」
攝影:鄭子峰

未消毒的書容易引致皮膚敏感,康復需時。因此修復時一定要佩帶口罩和手套。

「修復要如舊。」Jennifer強調其修復古董書取態,是盡力保存、還原書本原貌,包括陳舊外觀。「能留東西一定要保留。古董書出事原因常是材料老化或護書不當,膠乾線斷可以換新,但外表和內容盡量不改,「除非救不到,或書主不喜原來材料,方會更換新裝。」

修書時,Jennifer常以白報紙墊住古書。上面寫了開始和結束每項工序的日子時間,亦有資料如原裝來之尺寸,補好後之尺寸,猶如古書的醫學報告和病歷表。「整好後要再量度一次,看看有無差別。何日做了何樣工序,用了何種物料,幾點至幾點、花了多少時間等等。」由於拆膠等工序常分開幾日做,Jennifer有時會不記得紀錄,只能盡力而為,「香港私人修復者中,我可能是唯一一個這樣做。」

整容手術書初來時書脊斷開碎裂,書殼跟書肉若即若離。(受訪者提供)

「醫生識整容不識整書,我便為他的書整容兼醫病。」Jennifer展示她正修復一本面部手術教材,為一位整容醫生擁有。初來時書脊斷開碎裂,書殼跟書肉若即若離,情況嚴峻。「硬皮殼裝書於歐洲工業革命開始後出現。」此種結構好壞參半,如計算數誤就修復不易。香港缺乏修書布商,為修補爛書脊Jennifer要從日本入口專業布料,再花功夫將之舊化。

她問我上面何處是舊布、何處是新布,我坦言難以辨別。「即使封面原色跟我揀修書布相同,書本畢竟擺放多年,經歷日曬雨淋當然變色。」她說,以新簇簇修書布覆蓋舊書,將不堪入目,一定要染色做舊。

醫生所有的18世紀外科手術教材。左邊的第二冊誤用現代裝釘樣式修復,跟右邊的首冊古早原貌格格不入。

修復古書須按照出版時模樣來還原。她以醫生另外一套兩本之18世紀外科手術教材為例,解釋修復古書常見謬誤。第二冊曾經修復,Jennifer語帶不滿地批評做法「結構材料全錯」:「(修書人)把皮面換布面,又將18世紀的緊脊(Tight Back)釘裝結構換成20世紀的通脊売裝。」該書於1740年出版,如此修復不倫不類。

「不專業的修書人往往強放新物,不理解修古書方法徹底不同。」首冊支離破碎,Jennifer仍未動工。她指書主沒有特別要求下,會向他解釋第二冊修復全錯,力勸「全盤復古」:「若首冊亦照辨修復便價值全無。按照18世紀風格、結構和釘裝方式去整,書皮做舊,套書方可重新升值。」Jennifer更索性將第二冊「砍掉重練」,回復舊觀,以襯首冊。

人造物料新不如舊

一位中學時曾任Book Attic書店義工的留英碩士生,委託Jennifer設計與釘裝三冊暫裝式「英文古詩集」,分別於1915、1921及1930年經牛津大學出版。「釘了三年,仍未釘完,原因是書主希望做真皮書,皮上還要壓真金。我自問壓金功夫還未夠好,要多加練習才敢落手。」Jennifer總對自己有要求。

Jennifer卻說修復如舊並非一成不變教條。尤其遇上十數至數十年歷史之近代舊書,因本身人造用料奇差,修書人不得不改變書本構造設計,修復以外力求改良昇華。

一位退休哲學系教授交來2014年內地出版之《章太炎全集》,此精裝書結構仿歐洲釘裝,硬殼封面仿人造羊皮,外表精美有餘,閱讀四年已有礙眼損耗。Jennifer直指近年出版物很少真材實料,即使讀者有錢都買不到釘裝結實的書籍:「這本只賣百多元,豈有真皮給你?」在她眼中,現今風氣浮誇不實:「又要貪慕虛榮,又不捨得使錢。」她認為一般書籍採用紙包卡封面已很恰當,書商當誠實生產:「要講究和美觀,就要付出更多(本錢)。」

封面用仿皮種類多,如再生皮(Bonded Leather)以膠將粉碎皮革顆粒重組成片,落聚氨酯壓出紋理再添加人造皮味,通常不耐用兼含有害化學物質。「做得較好可放十多廿載,但最後還是甩皮甩骨。」Jennifer指,修書用真皮很專業,非深水埗貨色可比。一塊原皮連運費盛惠三千,她認為不值,常力勸客人不如踏實正經做布書,手工縫紉釘裝大為便宜。「除非他們捨得。」她昔日為一美國酒商修補爛得發臭的人造仿皮相簿,對方堅持十本全用真皮,不惜費金數萬。

書如其主的修復巧思 舊書新造考功力

香港友聯出版社曾仿照歐洲傳統出版方式推出「暫裝式」。此合集以假書布作封面,裝幀亦如西洋書。木質紙內頁因氧化而碎裂。「木質紙的紙漿成份含樹木的外圍因此紙纖維短、會氧化。優質紙採用的樹纖長而韌,不易脆化碎裂。」Jennifer解釋,「粉紙則是眾紙中最低質。」

60年代,香港友聯出版社曾仿照歐洲傳統出版方式推出「古文活頁」:數十頁成章,讀者逐份選購,緝錄一冊自覓釘書公司釘裝。「古時有些出版社只印不釘。出版的書有名叫Temporary Cover(暫裝式)仍用簡陋的紙封面,書頁則用線暫釘,」Jennifer指以前西方愛書人不一定會把暫裝書釘裝成書冊,貴族、有錢人、學者和一些讀書人才肯花書籍釘裝錢。如請得著名釘書人獻技,會使書本「聲價十倍」,「今日歐洲仍有暫裝式的出版。」

哲學教授另外交給她修復之友聯活頁合輯,當年釘書公司以假書布作封面,裝幀亦如西洋書。木質紙內頁因氧化而碎裂,須以兩張修復紙夾住,形成「三文治」遏止碎裂。「但60年代假書布比今日還好。」Jennifer雖嘆書本新不如舊,仍覺此友聯書充滿不足。書主人放棄修復破碎的60年代原裝版本,滿足於把它包好收藏,並接受 Jennifer的建議逐頁掃瞄複印,重新再造一本。

Jennifer指這日式包背可在書脊上面印貼上小題簽

在傳統線裝書加入西式Waste Paper,全為給人揭爛而設,防止開卷正文「首當其衝」。

「他退休後仍間中開辦私人課程教古文和哲學,所以經常用到此書,」Jennifer說:「書中收錄自《詩經》至民初文章,因此我不建議復用西式裝釘,應回歸傳統方法。」新複製本為中國線裝書,揉合宋朝款式和唐朝包背,然而內裡有西式蝴蝶頁,在開卷處加入了稱為「Waste Paper」之三數空白頁。

她表示一本書頭幾頁經常被揭,受力最多且最快破損;西洋書的Waste Paper是為了給人揭爛而設,防止開卷正文「首當其衝」。

壓金花的主要工具, 「釘一本書要因應書主身份而定。如果對方是文人,就釘較典雅之牛津風格:只有少少金在書脊,封面封底只作壓花,不宜浮誇。如果對方是貴族、有錢人,要炫富、顯示自己地位,會選擇較多花紋的款式,封面壓上更多真金以顯奢華。」

Jennifer坦言是次並無「修復如舊」,她說:「我有時會打破傳統。當初此書並無中式釘法,如果書主要求如舊我自然跟從;如果沒有,我則自由發揮,按照其內容重新設計。」可見她「舊書新造」方針旨在平衡書之內容、用處及書主意圖,不選擇以西式釘裝來處理中國古文書。「如果是新詩?會更西化嗎?」我詢問,她回道:「到時又會有其他設計,這視乎詩內容而定。」

《香港01》App,尚品精神生活,形而。
立即下載: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