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y Warhol的預言:消費、複製與風格
/ 2018.08.31
Andy Warhol(右二)與Ingrid Superstar(左一)出席電影首映。「Superstar」的藝名是Warhol替她取,相當能展現他媚俗得近乎諷刺的風格。(VCG)
Andy Warhol也是備受爭議的藝術家,以著名的海報風格作品為例,他複製金寶湯、瑪麗蓮夢露、毛澤東等形象,扁平化成為自己的「作品」。有人批評他媚俗,又有人說他重複、複製為特點的作品不算原創,不值一提。他用幾近做作的柔和聲線說:「Art is all」出席各種名流社交場合,周圍用攝影機拍下名人面孔。這種彷彿媚俗的形象令他受盡批評,可是我卻十分敬仰他,在他的言行和作品裡,只看見他對社會的非凡解讀。
藝術家著名的瑪麗蓮夢露系列。
藝術和設計強調風格,具統一風格的藝術品和創作者更易出眾。其實不亦在複製嗎?這裡不是批評複製,事實上現代人可分配在個別事物的專注力有限,重複、複製正是最切合這消費社會的生產模式──甚至可以說是必須。
讀到「01哲學」近期的文章,談論當下在場和遠端在場,十分有意思,我認為正好可以借用來解釋Andy Warhol的思想。
以前還是當下在場的時代,「在場」的意義很大,在一些主要場合,藝術家的在場背後代表了大量信息,包括各路權威的認同、藝術家的實力、競爭、關係網、等級。
1966年紐約,Andy Warhol與Velvet Underground樂隊一起。(VCG)
同時,媒體的門檻高,那時代媒體仍有相當權威,「Medium is message」下,媒體紀錄這類在場,亦加強了讀者的印象。但我想Andy Warhol在那時已經看透了媒體宣傳的未來,1968年他預言:「在未來,每個人都能成名15分鐘。」50年後的今天,情況毫無偏差。
在資訊爆炸的現代,遠端在場變得相當輕易(對藝術家與觀眾雙方都是),人生活在大量的媒體和資訊網之中,就像長期處於吵鬧的街市,四處都有人叫賣,對觀眾來說,這令人眼花繚亂;對藝術家來說,他們眼前是手足無措的觀眾,於是只有不斷重複敘事才能得增加受注意的機會,我們有許多詞彙形容這狀態,「風格」、「主題」、「理念」,但在消費時代,其實都是在做一件事:複製。
毛澤東亦成為他進行Pop Art創作的對象。正歷文革在中國被捧為神的毛澤東,在美國反而被俗化為「商品」。(VCG)
Andy Warhol一早就示範了消費時代的黃金律,要得到注意、令人留下印象,就得不斷重複一件事,使其成為習慣、使人無法忽視。消費品在流水線上不斷逝去,現代藝術創作在觀眾眼中何不同樣?即使本意並非如此,無奈多數人都擺脫不了這看待事物的方式。Andy Warhol告訴我們,在百花齊放的環境下,突圍而出的手段變成首要,內容反而是次要,畢竟不被看見的內容彷彿沒有意義。
但它們真的沒有意義嗎?絕非也。只是你和你需要的那些藝術之間,總夾雜千萬重阻礙。這是消費時代,也是餵哺時代,問題是:你甘於被餵哺嗎?
《香港01》App,尚品精神生活,形而。
立即下載: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