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 生活時尚

【WE BORN IN 90S】VOL.4:NIKE與ACRONYM告別作與巴黎餐廳記錄

/ 撰文 梁譯文
/ 2018.09.19
對很多經歷過香港黃金年代的前輩來說,「九十後」常與負面詞語作聯繫,懶惰、自我中心、不顧後果等成為了他們的性格態度,是一群在本地沒有代表性且沒作為的年青人,然而這不是一個事實,從另一個角度來細看,「90後」存有的自信卻是一種能突破舊有社會框架的勇氣,他們才是創建將來的一群。

《形而》邀請了三位本地具質量的「90後」為客籍專欄作家,將自身的品味、遊歷與買物喜好分享,讓大家了解一下,究竟對於「90後」來說,甚麼是「矜貴」呢?

本回繼續由時裝買手店HOLYMOUNTAIN CO.主理人VIER CHEUNG及其模特兒公司EC MANAGEMENT旗下的新晉男星莫竣名(MCM  LOUIS)為「WE BORN IN 90S」專欄分享。

生於1990年的VIER,從小便接觸時裝潮流文化,在英國留學12年間認識了「時裝填詞人」黃偉文並結為好友,在二十歲那年已登上他的時裝專欄,他坦言WYMAN助他開拓了自己的時裝視野,由一位資深時裝編輯至以自家創立時裝買手店HOLYMOUNTAIN CO.、模特兒公司EC MANAGEMENT以及時裝網站THE90SINDIVIDUAL,VIER的原意是希望把時裝編輯的任務延伸,讓更多人認識歷史上各種有趣味及具意義的時裝之物,而這就是他一直堅持着的「LUXURY」理念。

大部分人視LUXURY為一種奢華的生活態度或奢侈品,全部也是和金錢掛勾的,但我覺得並不應只把它的解讀只局限在享受和物慾。一個能和你長相廝守的伴侶,一件能給予你紀念性的物件或一些不會跟你計教金錢的好友也可以是視作LUXURY的。

VIER CHEUNG

NIKE × ACRONYM PRESTO MID
可能是雙方的告別作

衣著打扮往往是比寫日記更有效記錄一個人在不同時間點之間的轉變,除著年紀上的增長,購物習慣當然也會略有不同。隨着2006年那段大部分年輕人都會FALL IN LOVE的裏原宿風暴,之後的每個月零用錢都幾乎拿了去RICK OWENS LONDON上香,最愛買的是那些在香港街頭穿不到的裙、絲質T-SHIRT、CASHMERE上衣、大浪褲和羊仔皮皮䄛(穿不到是因為天氣和城市畫風吧!)。直至踏入社會長居香港後,便改為到JOYCE店作供奉(還有置地的LV吧?),主攻是那些上班能穿低調一點的YOHJI YAMAMOTO和KIM JONES的設計。加上之前在一本以CITY BOY為基礎的雜誌工作,耳濡目染下當然也會購入不少日系機能品牌。相比起從前一個只穿RICK OWENS和黑色衣物的時裝系學生,在短短八年的光陰,可見已變得花枝招展,而收藏的種類也越來越多,例如罕有的LOUIS VUTTION系列、男人可用的CHANEL包、VISVIM和服外套、ACRONYM的防水風衣和TOM SACHS單品等等,都是我會無慮即決不斷收集之物。

NIKE × ACRONYM PRESTO MID

Acronym J66-GTV

沒錯,人會變月會圓,時裝精根本不是專一的,但唯獨在波鞋上的口味這麼多年來也從沒變過,偏機能型態的鞋款一直都是首選。上星期便從NIKE那邊收到這雙和ACRONYM合作的PRESTO MID(笑),三款中炒價最高的螢光黃配色正好可以配搭今季ACRONYM首次使用瑩光黃色製作的J66-GTV外套。

新款的設計與2016年第一代差不多,鞋身後兩側保留了配有拉鏈的機能系細節,把後跟相連的索帶快速拉起便能穿上,這次只是在顏色上作出改動,另外加上以ACRONYM LOGO組成的雪花PATTERN,絕對是這個月的注目之作。

NIKE × ACRONYM PRESTO MID 新款與2016年第一代的對比

如果大家有留意就會發現其實歴年來每對NIKE × ACRONYM合作款波鞋的炒價都會在推出後一年突然狂升價幾倍(不彷上STOCKX看看記錄),從來只有「早買早享受」,絕無「遲買平幾舊」,而兩個月前設計師ERROLSON HUGH也宣布在2018秋冬後和NIKE ACG結束合作關係,所以短期內也不會再看見NIKE與ACRONYM的合作鞋款了。聽說這個系列將會在這週五公開發售,我想單單是以上兩個原因就足夠讓你購買吧?

同屬90後的新晉男模特兒莫竣名,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榮譽學士學位,模特兒工作遍佈平面與電視廣告,麒麟啤酒廣告已成為網上熱話搜尋,被封為新一代男神,目標是成為獨當一面的演員。LOUIS最為人熟悉的地方是在電視節目《入住請敲門》中作主持,並得到觀眾一致的認同及各界好評,在2017年中,更獲得新人獎與節目主持人獎兩項主要提名。本年度的電視台新節目《一路向西伯利亞》及《入住請敲門2》,也藉着幽默手法,開創了新一代的主持風格。除了喜愛時裝之外,旅遊同樣是LOUIS最鍾愛的活動。

奢華一詞指對美的追求、對生活品味的執著、對細節的著重、對別人眼球的尊重,更重要是對自己的認同。

莫竣名(MCM LOUIS)

巴黎餐廳記錄

法國的天氣太好的關係,法國人喜歡坐在餐廳門外進餐。他們認為除非外面已經滿座,否則被安排到室內是一種DISRESPECT。這種文化跟香港截然不同,香港夏天又濕又熱,如果要我坐門口我寧願回家吃杯麵了(笑)。

假如香港人的主食是米飯的話,法國人的主食一定是麵包。他們每餐都會送上幾個「硬掘掘」的法式麵包,吃慣煉奶牛油花生醬多士的香港人或許不會太喜歡。不過,如果你在餸與餸之間吃一小口麵包,清一清味蕾,你會發現其實法式麵包的味道也不錯。另外一個有趣之處是盛載它的鐵碗看起來十分像煙灰盅,吸煙的朋友請不要誤將煙灰倒在麵包碗上喔!

分享完一些有趣的文化差異後,接著當然要介紹一下在巴黎好吃的食物。首先要介紹的是位於羅浮宮走廊的CAFÉ MARLY。他們的早餐雖然款式不多,但正是我最愛的OMELETTE,餡料可以選揀芝士、蘑菇、蕃茄、野菜等等。坐在華麗的羅浮宮旁,吃著喜歡的食物,喝著濃郁的朱古力,感覺時間就在當該停頓著,難怪法國人都這麼愛「慢活」,說實話就是「嘆到唔想走」。

然後要介紹的是逢到法國都必吃的法式蝸牛,當中開業自1832年,被稱為「金蝸牛」的L’ESCARGOT MONTORGUEIL更是首屈一指的傳統老店。如果你以為開業差不多二百年店鋪會很殘舊,那你就大錯特錯了。金蝸牛的裝潢美得跟電影中的老法國一樣,是如假包換的「食裝修」。而它多年來屹立不倒的原因很簡單,它的蝸牛真是太美味了!他們提供很多種口味,例如傳統口味、大蒜、歐芹、羊乳乾酪、松露、鵝肝醬、咖喱等等。今次我們吃了傳統口味、松露和鵝肝,而我個人最喜歡松露口味。松露獨有的濃香配上新鮮蝸牛的味道簡直是相得益彰,現在身處香港的我回想起這味道都想立即飛一轉巴黎!

有「金蝸牛」之稱的L’ESCARGOT MONTORGUEIL

芝士火鍋雖然起源於瑞士,但在巴黎都是十分流行的食物。PAIN VIN FROMAGE雖然是一家小店,但仍不乏捧場客。他們分上下兩層,上層跟平常的餐廳並無大分別,但下層則比較特別,看起來像一個小山洞,而且完全接收不到訊號。可能店主希望客人能放下手機專心品嚐他們的火鍋吧!而食物方面,他們提供不少肉類和芝士品種。不過在沒有訊號的情況下,自然用不著GOOGLE TRANSLATE,所以我們只好叫侍應為我們選擇食物。當「湯底」來到的時候,一股超級騷的「臭味」一湧而上,我們三個「你眼望我眼」心想會否「中伏」。而當牛肉上枱的時候,我們更無語了,心想:「唔係掛,得嗰幾塊牛,睇怕今晚要食杯麵啦!」然而真正吃的時候,才發現味道比想像中好多了。雖然嗅起來怪怪的,但吃的時候完全不覺得騷,還帶點咸和帶點甜。而份量方面我們都高估了自己,原來芝士真是超級飽肚。一開始還想多叫一盤肉,後來反而吃剩了一些麵包和薯仔,幸好最終都滿載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