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述】張孝友憑回憶還原水鄉 西方技法融入傳統工筆重塑界畫
/ 2018.10.02
界畫《江樓月夜》。
張孝友教授展示其著名畫作《礬樓夜市》。(黃正軒攝)
張孝友為浙江寧波人,1935年生於上海一個書香世家。父親雖為銀行家,張孝友卻無承繼衣鉢,自小已沉醉於藝術世界中樂而忘返,幼學外祖,深受詩書、文史、金石、繪畫的影響。他億述:「每逢大人外出,只要有畫簿、畫筆和食物,我就由早畫到晚。」他以家鄉的水鄉河岸為描繪對象,不愁苦悶。
張孝友10歲時,因父親調職之故而舉家移居北京。1954年他高中畢業,跟數位書友結伴,成功考入投考者人山人海、錄取率卻很低的北京中央美術學院。張孝友坦言他少年時從無受過正規藝術教育,「讀小學,父親從老家給我找來畫本、習字。」他搬來北京後未嘗怠懶,假日仍會在北海公園練習寫生,加上博覽群書和累積生活經驗,令他打好美術理論根基,從無數考生中脫穎而出。
「大部份考生都是由出版社派來。因為當時剛解放不久,很多年紀比較大的人從事美術工作。像我一個高中生從未接受正規訓練,他們(中央美術學院)可能覺得我這樣的學生更適合培養。」張孝友結語。
山水《半生》。
張孝友師從吳作人、 李可染、蔣兆和、董希文、王式廓、馬克西莫夫(前蘇聯)、李斛等名師,專攻油畫兼習國畫。「蘇聯的訓練方法,非常嚴格。」加上他從不曠課,課餘更努力操練畫技和創作,為雜誌畫插畫賺錢,以至入學一年後,成由全班最差變成最好。但他很快便發現學習西畫的問題。「我們認識法國很多著名的宮殿畫家和宗教畫、歷史畫作品。它們很精到,然而畫中人是根據模特兒擺動作而來,」張孝友認為西洋人物畫的姿態總有點「死」:「拿破崙那幅名畫,也是找人穿上軍服、騎上假馬再跟着畫。他們的創作就是把很多幅寫生拼起來。」攝影出現後,照片便逐漸取代寫實肖像畫。
《 敦煌禮佛圖卷》之《敦煌莫高窟五十七窟供養菩薩》。
中國傳統繪畫藝術則屬另一極端,但求寫意,不用非常寫實地描繪事物,山水或人物畫亦然。「這很保守,但延續了幾千年,是優點,也是缺點。」張孝友舉例說明,中國美人畫中的美人雖然「甚麼也不缺」,但都難看,因為畫家不是依從真正人體結構和比例來描繪。
他認為西洋畫寫實,要畫美女就便找位美女當模特兒;然而達文西的經典油畫《蒙羅麗莎》證明了寫實的局限。「達文西不是立即把肖像畫下便完事,是將之當作素材重新創作,」「他筆下的蒙羅麗莎是把最理想化的美跟寫實結合,因此感覺非常真實,又非常美。」張孝友指出,後人畫不出像《蒙羅麗莎》般的作品,是因為後來流行絕對的寫實畫,而藝術家身處之現實生活中卻沒有如此美麗的女人。
界畫《洞仙歌》。
《敦煌五十七窟初唐菩薩》。
「畫畫應該是採取西洋和中國最優秀的傳統,將之消化後再用自己語言畫出來、表現出來。」張孝友在中央美術學院就讀時便萌芽此想法。他學貫中西,既從古人傳統中學習,又把學到的西畫技法融會貫通。中國傳統的寫意,和西洋重素描細膩寫實的畫風各有長短,他將兩者長處結合,成就獨樹一幟的畫風。
「真正好的畫家應該是創作為主,我們對社會的影響是靠創作。」基於學院沒有創作課,他為自己定下一條路,一邊上課,一邊創作,助益匪淺。即使日後學業因政治動蕩時有中斷,甚至流落農村近十年,他沒有放鬆對藝術世界的堅持,只要有機會便發奮用功。
張孝友觀察力高,博聞強記,過目不忘。他將生活經歷和所見所聞記錄腦海中,加上平日寫生累積功底,猶如歷歷在目,將畫作想表達的精髓透過畫筆生動地表現出來。雖在北方工作生活數十年,張孝友始終眷戀着江南故鄉早已變遷、不再存在的故里生活。他完全不靠寫生和資料,一切全憑記憶創作,還原故鄉百年風物,更以嚴格的透視結構使作品如臨實景。
《司琴伎樂天》。
寫實《水邨之晨》。
張孝友擅長創作精到的工筆人物、山水畫;特別是樓閣界畫,構圖和技巧創新。界畫是失傳逾300年的畫種,「自乾隆起便息微,因為沒人買便沒人畫。」他對北宋畫家張擇端著名界畫《清明上河圖》研究數十年,是國內數一數二權威專家,一直有意以同樣方式創作,便將此門藝術重新開拓。
古代的風景畫或人物畫中常有建築物的構圖,而依賴特殊作畫工具「界尺」將建築物的飛簷、樓閣、楹椽等部份描繪得唯肖唯妙,這種有直線構圖的畫作便稱為「界畫」。有別於以往界畫如《清明上河圖》對「軸側透視」或「散點透視」的運用,張孝友運用西方的「焦點透視」、光影等手法,描繪中國傳統的山水樓閣,有人稱之為「新界畫」。在他大膽地創新之下,原本平面的工筆界畫注入了全新活力,大放異彩。
白描《敦煌禮佛圖卷》等多種為國內外廣為流傳,更獲外國美術館專藏。張孝友作品結構宏大、有氣勢魄力而又精細入微。如此成就,是他孩提時代起累積的深厚傳統功力,結合西畫明暗色彩運用及透視學而得來。主要有《吳苑宮觀圖》、《閬苑避暑圖》;山水畫《李白秋浦高會》、《洞仙歌》;人物畫《清平樂》、《八仙過海》及長卷壁畫《春江花月夜》、《成吉思汗征戰圖卷》、《南鄉舊夢》等。
工筆界畫代表作之一《礬樓夜市》積蘊多載,兩年完工。內容表現跟《清明上河圖》同期在北宋東京開封城內、皇宮附近,最宏大巍麗、著名的酒樓———礬樓的夜市情景。雖然屬於張孝友憑藉史料和對《清明上河圖》的深入理解而產生的歷史想像,畫中亭台樓閣和人物表情清晰可辨,各式船舶也同樣栩栩如生,境界就如千家詩中所形容的「梁園歌舞足風流,美酒似刀解離愁。憶得少年多樂事,夜深燈火上礬樓」。
界畫《礬樓夜市》。
同樣描繪華夏文明曾經擁有的高等和富庶,長卷工筆畫《南鄉舊夢》比起《礬樓夜市》多了一重真實感,皆因畫中描繪的時代背景很接近張孝友的童年。這幅作品,他講明是無價之寶,不會出售。藝術上,《南鄉舊夢》是張孝友揉合傳統工筆人物風俗畫和界畫,融入西畫技巧的寫實長卷巨製,將一百年前清末江南水鄉城市的社會作全景式的展現;情感上,此作屬於他超越時空的故鄉神游。
「我的故鄉是江南老城,變化緩慢。當時(民初)很多人衣著仍像清朝。」如果《清明上河圖》是通過藝術來呈現最能代表北宋盛世面貌的場景;現代版的《南鄉舊夢》則重現張孝友兒時生活經歷過的江南閒情逸緻,他是如此認為。「中國清代的水鄉特別美。」即使出生於30年代,張孝友的故里依舊一派清朝遺風,他印象極其深刻,至今年逾八旬仍歷歷在目,免去資料搜集需要之時間心力。
考慮到攝影技術在清中葉至末期已傳入中國,就選擇了西洋畫中的全景表達和焦點透視來完整呈現水鄉景物。透視中心有兩個,分別為最左側的城門樓,以及中央的河埠的石橋,比例依循三維定律,近大遠小。
《南鄉舊夢》。
《南鄉舊夢》浸透了張孝友的生活經歷和情感。祖屋、臨街枕河、院子三進,有好多高樹,枇杷、楊梅和桂花樹,屋後讀書小軒窗下便是河,讀書之暇還可垂釣;繁華古城的河埠、酒館、茶樓,演員演唱著評彈;攤販挑著擔沿街叫賣種種物廉價美的美食。而河浜、幽港、畫舫悠遊,奏著絲竹吳歌,燈籠晶瑩,漁船、客舟、帆船和有側輪的洋人「火輪船」穿梭其間;街頭的繁華、舊書店、點心舖,中秋之夜家家戶戶擺上香案,陳列果品和香斗,婦孺對月拜揖。這些今已不復見的鄉風民俗在《南鄉舊夢》畫中有清楚的特寫體現。
《香港01》App,尚品精神生活,形而。
立即下載: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
張孝友教授展示其著名畫作《南鄉舊夢》。(黃正軒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