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士忌】味道不只是文字 沒有任何形容比得上親身品嚐
/ 2020.06.18
(圖片來源:Unsplash@emersonvieira)
早前在美國一個研究小組就因應這個問題而開發了一個工具,以AI去分析、整合在云云威士忌評論中的資料,因應每款酒找出一種統一性。既幫助消費者了解威士忌,甚至可以能夠從味道上找到高級酒款的替代品。團隊指出,從眾多的威士忌評論中找到雜亂的資料,有些評論用上了隱喻或一些虛無的形容,令到讀者無所適從也難以理解,所以是次的研究主旨在於將這些資料標準化。
“Drink wine, not labels.” – Dr. Maynard Amerine(美國葡萄酒專家)(圖片來源:labelthisblog)
然而,這樣做真的沒有違背品酒的本質?不只是威士忌或酒類,有時與朋友吃頓飯,大家所品嚐到的味道都有所分別,如何去形式那些味道更有不同,因為當中每個人都有各自的文化背景、經驗甚至是語言。又以葡萄酒為例,有著不少至今連業界都沒有定論的形容詞,例如「礦物味」,主要來源是葡萄生長的環境、風土所致,可能是海風、泥土的成分及蘊含著的礦物質,有人說「礦物味」是近似海鹽、海風的味道,也有人說就像是雨後的石地的味道,眾說紛云,而硬要去統一它卻是沒有太大意義的。
(圖片來源:Unsplash@disguise_truth)
形容一款酒的味道可以學習,有時我們品嚐得出味道,只是不懂得如何去定義這個味道,一旦我們知道了那個詞語可能馬上就能與味道關聯上。只不過,這個做法是入門而且是平面的。一瓶威士忌的味道涉及時間:開了多久、放了多久、與空氣接觸的時間都有所影響,例如最初品嚐到的也最快散失的花果香,慢慢滲出來的咖啡香等。舌頭、口腔、鼻子感受到的不同味道或芳香都有所不同,除了嚐出的味道,酒體的結構、質地,濃烈感等⋯⋯對於一瓶威士忌實在有太多複雜的感官享受,最重要的是,品酒不是一堆文字,而是一個經驗,更是一門藝術,有時可能用一個經驗來形容會比詞語更加準確,但不能渴求人人明白,之所以每個人都有一瓶專屬的、喜愛的酒,也是因為人人的口味不同,所感受的都不同,所以標準化酒的形容可以是起點,卻永不是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