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 生活時尚

【形而時間】中國特色的美學語言 如何與當代美學接軌?

/ 撰文 劉力田
/ 2018.07.04
乍聽這個字眼似乎相當曖昧,其實一點都不複雜。
我們理解「語言」是表達的方式,一般通過聲音、文字來傳達,那麼美學語言就是通過審美、造美去表達:以何為美?何以造美?
當對某些元素達到了一定共識,便成為一種共通的語言。

美學成為一種風格,必然有其文化根底,和風、北歐風、工業風我們耳熟能詳,但說到中國風,大部份人第一反應是想到古裝劇裡雕龍刻鳳的客廳,或是水墨。「中國風」往往與傳統、古典、守舊拉上關係,甚至不少人認為老土。印象中,中國精神彷彿缺乏現代性,代表一種以古為美的觀點,但中國風真的可以如此簡單總結嗎?

中式美學一定只能這樣?

最高的無言之美

大陸著名學者傅小凡對中國美學研究甚深,他嘗試摒除符號,直指中國美學的精神:「中國傳統美學推崇妙悟,超越語言通過體驗通達最高的無言之美,更重視語言之外的心靈體驗。」(《西方分析美學與中國傳統美學語言觀差異比較》)

無言之美,若要以言蔽之,說的就是禪意。和風有禪意,中國風亦有其禪意,不過,和風之禪在於侘寂陰翳,中國風則更重文人清雅。中國文化裡最深的一點,就是士農工商、以文人為優,美即文人,即便到了今天,當我們想像何謂中國風時,潛在的問題是:何謂文人?我們對文人的想像,決定了中國風的走向。

新式文人美學

以Neri&Hu為代表,新中國設計師開始詮釋出一種與「古老」截然不同的走向,中國設計師正發展出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一種簡約、文青式的生活。順應現代主義的潮流去繁存簡,致力以中國元素製造一個當代空間,而非以復古為目的。無可否認,這改變途中受到日本和歐美影響,但此前中國風遲遲未能現代化的原因正是因為排外,緊緊守著某些文化符號,而不去探究精神內核。

Hans J. Wegner與他所設計、舉世聞名的明式椅「The Chair」

美學的形,在設計上有材質、花紋、工藝,更進一步則有文化意涵。像中式椅子普遍有高扶手,因為這代表權力和尊嚴;明式椅圓渾椅背與方型椅腳,正是「天圓地方」。明式椅的發展是中國風現代化的極好例子,丹麥設計巨匠Hans J. Wegner研究古董明式椅透徹,以當中「天圓地方」、「寬敞」、「扶手」幾種元素為重心進行現代設計,成功將明式椅這件單品傳遍世界。這個例子告訴我們,中國風作為美學語言,在造美之時不可只看過去,必須以當代的需求為本,否則審美和造美中間隔著鴻溝,中國風難有出路。

筆者並非反對傳統中國風,它自然地訴說著一種古懷,而且充滿細節,受不少人鍾愛。古典絕非壞事,特別在人類文明爆炸性發展的現代,古典是一種對文化根源的追溯;不過,守舊就一定是壞事,當中的分別相信大家明白。可慶幸,新一代設計師們捉住中國美學的精神核心,開始發展出形形色色的作品,期待未來有天,中國文化能完全摒除「守舊」二字。

《香港01》App,尚品精神生活,形而。
立即下載
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