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館‧圖文集】逛博物館看金庸軌跡 看懂查良鏞立體的人生
/ 2018.10.31
查良鏞先生10月30日病逝,享年94歲。(VCG)
查良鏞除了是金庸外,也是香港的報業大亨、文學家甚至社會運動家:1956年他發表首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大受歡迎;1959年創立《明報》;1967年他的明報社論不但觀點獨特,在報界引起筆戰。
自2017年金庸館開館、成為常設展覽後,展覽透過逾300組展品介紹金庸早期事業,武俠小說創作歷程及其小說對香港流行文化的影響,透過展場內的互動展品,重溫經典金庸電影,電視劇和主題曲的選段,從而認識金庸武俠小說所蘊涵的豐富知識內容。從金庸先生的文本及故物,我們不但可以看到一代文學家的思想脈絡,同時亦是瀏覽了一趟「香港傳媒及文學風物志」。
場館收藏了「金庸查氏藏書」印章。(VCG)
香港漫畫家李志清繪下不少金庸小說人物的水墨畫,這幅《射鵰》為題的策馬圖氣勢萬千。(VCG)
Leica R4是80年代產物,相信是查先生的心頭好。(VCG)
喜歡鑽研資治通鑑及歷史小說,為他與歷史及野史緊扣的武俠小說奠定了基礎,閒時也愛耍耍墨寶。(VCG)
繪畫金庸小說人物的屏風,金庸曾在屏風前拍照留影。(VCG)
自50年代起,香港報壇百花齊放,為年輕作家提供發表園地。但隨著時代變遷,後輩已經缺乏發展空間。(資料圖片)
相信是初代的《神鵰俠侶》單行本,雲君插圖,定價港幣三角。(VCG)
《天龍八部》是金庸先生1963年的作品,一共35本,每本當年定價八角,現時已是天價珍品。(VCG)
圖左的《碧血劍》是金庸繼《書劍思仇錄》後另一重要著作。(VCG)
金庸自先生的真跡,當年金庸日間寫報評,晚上寫小說,每日筆耕字數不遜倪匡。(VCG)
演過金庸筆下人物角色的藝人不計其數。(VCG)
(左起)黃日華、翁美玲、楊盼盼、苗僑偉、陳玉蓮、劉德華、梁朝偉...星光熠熠。(VCG)
當年的插畫亦是巧奪天工,像戲院門外的插畫般仔細。(VCG)
就連金庸先生用過的眼鏡及鋼筆,展覽都有收藏。(VCG)
香港文化博物館金庸館(常設展覽)
地址:新界沙田文林路1號
開放時間:10am-6pm(星期一、星期三至星期五)
10am-7pm(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
10am-5pm(聖誕節前夕及農曆新年前夕)
全日休館(農曆年初一、初二;公眾假期以外的星期二)
資料:按此
《香港01》App,尚品精神生活,形而。
立即下載: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