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台北雙年展開幕:非人類本位的「後自然」時代思辯
/ 2018.11.20
《菌絲網絡社會》弗朗茲.薩韋爾+太郎 + 馬丁.豪斯 + 鄭淑麗 + 全球網絡節點(劉力田攝)
策展人、著名藝術家吳瑪悧。(劉力田攝)
吳瑪悧表示,「後自然」可以從兩個部份去理解:「傳統來說我們對於自然的想像可能都是浪漫,譬如說今天我心情不好,就要到大自然走一走,我可能是去公園,或者去散步,可是周圍根本都不是自然,都是人造的。看起來有樹有花有水,你以為是自然,但它們都是人創造的。所以到底什麼叫自然──這是個問題。這是一個面向,今天,到底還有沒有所謂的自然。搞不好你看我表面是自然,但心臟是移植別人的,可能基因也被調整過,看不出來,所以人還是不是自然人,到今天是很大疑問。
傳統來說我們對於自然的想像可能都是浪漫,譬如說今天我心情不好,就要到大自然走一走,我可能是去公園,或者去散步,可是周圍根本都不是自然,都是人造的。
另外一個層次就是說,今天很多環境問題,是因為人一直把所謂的大自然當成一個對象物。就像人可以去利用它、控制它、改變它,人一直是用這種態度來面對自然,沒有把自己想成自己是自然的一部份。Post-nature就是要打破人對自然的這種浪漫想像,把人重新視為自然的一部份。」
《拉拉山.帕納哈切爾》薇薇安.蘇特(劉力田攝)
為了呈現主題,參展者不只有藝術家,還有社運團體、作家、科學家、學者、建築師等參展或參與製作,透過各方的合作和話語,共同演繹一場由自然為本位出發的藝術展覽。
藝術家時刻關注社會議題,但往往不能靠自已解決那些問題,藝術家為社會提供預見問題的能力、解決問題的創意,傳遞訊息、引起關注,並與實業者合作。「公共博物館是一個教育的場所,每一個展覽都有相應的訊息,環境只是其中一個,搞不好也是最重要的一個。」
台北市立美術館館長林平認為,這次展覽有個特別的地方,就是它的述事並非線性,意味著觀眾不必循特定路線觀展,每個藝術單位的作品有獨立主題,又各自緊扣「後自然」的命題,就像策展人吳瑪悧強調的網狀連結一般。
台北市立美術館館長林平。(劉力田攝)
我們能夠以感官感受自然,這是一種古老的方式。
現時自然、生態、人文,與科技的界線已經越來越模糊。人在不斷的改造自己,也在改造自然。這次展覽以自然為命題,但你能找到不少具科技元素的作品,像太陽能昆蟲、聲音轉換裝置等,林平說:「我們其實需要特殊的科技和工具發明,才能跨過物種限制去跟其他物種溝通。這次展覽的作品有很多由藝術家加上科學家、農夫、生物學家團體,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去建構一種語言系統。」她舉例,《菌絲網絡社會》就用上各種科技去將菌類生長的過程紀錄轉換成聲音;亦有藝術家以聲音記錄海洋深處的活動。「我們能夠以感官感受自然,這是一種古老的方式。」
策展人、V-A-C基金會藝術總監Francesco Manacorda(劉力田攝)
這場展覽談的「生態」,大多數不是全球暖化、水平面上升一類的問題,而是更加切身,更加關乎思想革命,談論「關係」的展覽。來自意大利的策展人Francesco Manacorda表示:「國際的觀眾可見到一場有不同觀點的生態思辯,我們積極地建立一場不單只有視覺藝術的展覽,而是與不同位置上的人們合作、為其發聲。我會說這場展覽的獨特賣點由藝術意念、研究調查、道德思考以及不同觀點下所創造的對話和冒險。」
2018台北雙年展「後自然: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
日期:2018年11月17日至2019年03月10日
時間:週二至週日 9:30-17:30,週六 9:30-20:30,週一休館
地點:台北市立美術館
《香港01》App,尚品精神生活,形而。
立即下載: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