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專訪美國城市創新顧問:科技為人而生 淺談未來發展方向
/ 2020.09.02
Q:你如何看新技術對未來的影響?
A:互聯網滲透我們的居住空間,並逐漸成為「物聯網」,將我們的城市變成了智能且可感知的空間。從能源到廢物管理、從交通到水資源分配、從城市規劃到公共活動等無數種應用,我們(Carlo Ratti Associati)的項目旨在研究技術和城市之間的接口。隨著這些發展,人民將有能力做出選擇,使城市更加智能化,但我們理解的「智慧城市」並非由科技驅動,而是更傾向於「以人為本」。
Carlo Ratti Associati今年的作品「Lugano Waterfont」是一個位於瑞士盧加諾海濱的計劃,設計了一個新的公共娛樂空間系統,其中包括一個水上導航系統和重構道路連接的漂浮花園島。(圖片來源:Carlo Ratti Associati)
Q:你理想中的未來城市是?
A:莎士比亞問:「What is a city but the people?」這個問題延續到半個世紀以後。理想的城市始於賦予公民權力。
著眼點應該是人類優先於技術。每種技術都有不同的結局,以自動駕駛為例,最終可以普及汽車共享: 你的汽車可以帶你去上班,然後再接另外的乘客,甚至可以容納同時前往不同目的地的乘客。如果實施得當,可能會使城市中的汽車數量急劇減少,除了可以縮短通勤時間並減少環境影響。但接下來,也可能出現相反的情況,交通成本下降太多,以致公共交通被完全淘汰,而實際上,車輛的數量卻在增加、更多的汽車被閒置,政府在其中就擔受重要的角色,決定結局是哪一個走向。
Carlo Ratti教授修讀建築和工程出身,他的作品曾於多個國際場館展出,包括威尼斯雙年展、紐約MoMA、倫敦科學博物館和巴塞隆拿設計博物館。(圖片來源:Carlo Ratti Associati)
Q:你認為現在人們的生活是變得更加幸福還是不快樂?從你的角度來看,甚麼元素可以增加我們的幸福感?目前我們社會中最缺乏的元素又是甚麼?
A:我堅信,如果我們將更多的大自然融入城市,我們就會更加快樂。我相信哈佛同事E.O. Wilson所提出的概念「Biophilia」(意指「親生物」,熱愛大自然、同時與大自然聯繫),Biophilia假定人類對自然有一種先天的嚮往。
在短期內,由於在家工作了很長時間而疏遠了社交,我們正失去與親朋交流的機會——這些為我們帶來創意和挑戰的觀點的來源。隨著保持社交距離的措施逐步放寬,恢復社交網絡的多樣性應該成為我們的首要任務。另外公共空間、共用工作空間等正是我們的社會目前嚴重缺乏的,這是社會學家所說的「弱聯繫」,即是我們與熟人之外的社會關係。
Q:你最欣賞哪些城市?
A:我想借George Perec所著的《Espèces d'espaces》,書中他夢想擁有一個面向巴黎不同地區的房間。另外,在各種原因下我欣賞許多不同的城市:氣候宜人的開普敦、地形宜人的布拉格、曼哈頓的天際線、悉尼的Fusion美食⋯⋯以及里約熱內盧的夜生活。
2017年的作品「Hortus @ FICO Eataly World」互動式展館,人們可以在這裡參與數碼化農業並在現場種植自己的食物 。該項目將水培農業與線上數據集結在一起,促進了新型的協作式店內種植系統,任何人都可以成為食品生產者。(圖片來源:Carlo Ratti Associati)
Q:可以介紹一下你最近正在進行的項目嗎?
A:我們最近開發的一個項目是「CURA」—— 一種由貨櫃轉變成可移動、模組化的深切治療吊艙,旨在幫助醫院提高對抗冠狀病毒的能力。所有醫療設備都內置其中,加快安裝時間:可以在一小時內將設備安裝到醫療機構,而為了保護內部工作的醫療人員,我們有很多想法,例如該空間充滿負壓以確保生物安全。
開發和生產過程以Open-source的形式進行,來自不同行業的大量專家參與其中,可以加快施工過程。關於CURA的討論始於3月,到4月中旬首個原型已經在意大利都靈的一家臨時醫院建立,這個設計贏得了國際媒體的兩項大獎。病毒是攻擊我們的遺傳代碼,我們可以用另一個代碼(Open-source的代碼)作出響應,盡快進行反擊。
今年為對抗冠狀病毒而開發的「CURA」(圖片來源:Carlo Ratti Associa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