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 生活時尚

【形而時間】蘇聯現代建築:太空科幻狂想曲

/ 撰文 黃正軒
/ 2018.07.30
以蘇聯為首的東方鐵幕共產國家中,別樹一格的現代主義建築曾一度獨立於世界建築體系外,其發展沿革與社會主義政體、革命思想和意識形態的背景息息相關。
蘇聯特色的現代主義建築充滿科幻未來感的外形,散發出強烈烏托邦色彩。一些猶如太空科幻片中的宇宙基地般有着不規則、複合堆疊幾何結構,時至今日仍為不少人驚嘆。它們卻隨着蘇聯解體後漸遭拆除。往昔在東歐社會主義國家,包括南斯拉夫、蘇聯加盟共和國、華沙公約組織成員國內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的類似風格建築,或只可經攝影和檔案文獻回顧。
蘇聯現代主義建築存在橫跨十月革命蘇聯建國、二戰和冷戰,約可分成三個時期:「構成主義期」(1917年至1920年代)、「中衰期」(1932年起史太林式建築抬頭)和「太空時代」(赫魯曉夫上台以後)。

莫斯科國立大學主樓。(Wikipedia)

專題上篇:蘇聯現代建築:構成主義初探

1924年列寧去世,史太林上台;構成主義之黃金時代也隨住史太林牽起之復古建築運動告終。「蘇維埃宮殿」最後設計方案奠定,正是構成主義失勢之時。31年蘇聯當局登報發表紀念建築蘇維埃宮殿(Palace of the Soviets)計劃,公開徵集設計。兩年後鮑里斯約凡(Boris Iofan)的古典主義競標設計方案獲選。

蘇維埃宮殿(俄語:Дворец Советов)是1930年代開始策劃的紀念建築,競標方案高達1,410英尺(約430米),矗立在莫斯科河河岸。經過25年的方案設計與修訂,始終未能建成。(Wikipedia)

1937年蘇聯小型張上的蘇維埃宮殿。(Wikipedia)

高達460米的蘇維埃宮殿擾攘多年終未能建成,新古典主義建築卻自「宮殿」招標後於蘇聯乘勢崛起,如雨後春筍般豎立。大批風格相似之高樓大廈於40年代晚期至50年代早期建成,氣勢磅礴、高聳宏偉、布局對稱。裝飾富麗堂皇,意識形態特徵強烈,傳達共產革命激情與榮耀,影響了東歐各附庸國以及中國和朝鮮等共產主義國家的建築。

藝術家公寓是莫斯科七姐妹之一,也是史太林式建築的代表作。於1947年9月開始修建,1952年竣工,設計者為Dmitry Chechulin和Andrei Rostkovsky,高32層176米。(Wikipedia)

「史太林式建築」獲得當時蘇共意識形態扶持。32年蘇共中央發布《關於改組文學藝術團體》,下令解散種種文藝社團,召集「擁護蘇維埃政權綱領」和「樂於參與社會主義建設」之藝術家共組統一創作協會,實現「多產性、創新性、正確性」。要百家歸一又要求創新,態度矛盾,冠冕堂皇的官方言語可說是用來粉飾整頓文藝的真正意圖。翌年官方組織「蘇維埃建築學會」成立,推動官方認同之史太林式公共建築。

莫斯科凱旋宮自其2003年底建成後,以264米高度替法蘭克福的商業銀行大廈成為歐洲最高的摩天樓。建築設計是完全的史太林建築式樣,內飾卻採用現代西式奢華風格。(Wikipedia)

俄羅斯外交部大樓是莫斯科七姐妹之一,也是史太林式建築的代表作,設計者是V.G.Gelfreih和A.B.Minkus,共有27層,高172米。(Wikipedia)

史太林式建築多以官方團隊或小組名義設計,建築師採用新古典與帝國風格元素,讚美共產主義的理想社會秩序,泛濫卻單調。由於現代主義已被批判為「資產階級腐朽墮落的生活方式」,充滿實驗創意的構成主義也失去繼續發展之土壤,該派別中的一些建築師被逼離國。

56年,赫魯曉夫在蘇共二十大發表「秘密報告」全面批評史太林,他的去史太林化政策使文藝創作解凍,風向再度驟變。其時現代主義已國際化,鋼筋混凝土廣為使用。赫魯曉夫為解決房屋供應短缺問題,下令大量興建構造簡單的盒形公寓。這些「赫魯曉夫樓」有着預製水泥板組成之砌體結構,因此成本低、建造簡易快捷,短期內能安置大量人群。

位於托木斯克的盒子結構赫魯曉夫樓。(Wikipedia)

位於托木斯克的砌體結構赫魯曉夫樓。(Wikipedia)

外形毫無美觀可言的赫魯曉夫樓成為60年代蘇聯建築標誌,甚至影響了中國的「筒子樓」公寓。它們僅有蝸居格局,加上設施共用,居住環境難言舒適。蘇聯建築只是一次過由史太林式民族裝飾格調,跳向赫魯曉夫式簡陋廉價取向,仍未擺脫集體主義、一式一樣的「標準化」俗套。

世界盛行之粗野主義(Brutalism)傳入蘇聯,此派建築總有着四方四正、直來直去之樸實觀感,灰沉粗糙的水泥祼露,標榜功能至上,完全放棄美學修飾,跟社會主義建築符號一拍即合。

建築師R. Israelyan復興亞美尼亞初建於1979的紀念碑Aparan。此碑紀念戰勝土耳其,外形模仿古代堡壘遺跡。(Taschen/Fréderic Chaubin)

Fyodor Dostoevsky戲劇藝術劇院是弗拉基米爾索莫夫(Vladimir Somov)的超現實傑作,旨在呼應大諾夫哥羅德(Veliky Novgorod)的原始宗教建築,周圍環繞着以模塊圖案組成之寬敞濱海藝術中心。平衡建築整體的支柱於2008年夷為平地,皆因它容易被人用來自殺。(Taschen/Fréderic Chaubin)

60年代,基輔藝術家Ada Rybachuk和Vladimir Melnichenko與建築師Avraham Miletski合作,在基輔的紀念公園建設了這個獨特的火葬場,其豐富形式標誌着表現主義之回歸。(Taschen/Fréderic Chaubin)

不過在赫魯曉夫解凍時代,文化自由稍微復甦,專業建築雜誌紛紛出版,蘇聯建築師跟來自波蘭、古巴和匈牙利等社會主義國度的建築師交流取經。即使是粗野主義亦發展出蘇維埃特色,建築師喜歡在鋼筋混凝土和玻璃外採用大理石、砂岩和貝殼等廉價物料裝飾外立面。具備特定功能之大型公共建築如文化宮和體育館,重新成為他們發揮創意的舞台。

格魯吉亞第比利斯的非凡宮殿就像是來自另一個世界的大教堂。(Taschen/Fréderic Chaubin)

位於今日烏克蘭雅爾塔的Druzhba療養院,是Igor Vasilevsky的傑作。土耳其軍方和美國五角大樓曾將此建築誤認為發射台。懸掛於三座支柱之間的是一個海水游泳池。(Taschen/Fréderic Chaubin)

蘇聯跟美國之太空競賽是冷戰歷史重要環節。61年蘇聯派遣太空人加加林飛上宇宙,他成為全球首位穿越大氣層的人類。如此一個征服太空的里程碑,象徵着國富民強,蘇聯太空熱潮攀至高峰。在東歐、中亞加盟共和國甚至是不隸屬蘇聯的南斯拉夫,這時期出現大量科幻未來感覺、想像力豐富的冷戰風格巨大厚重建築,一些更有着複雜幾何學造型結構,宛如科幻小說中出現的太空站或宇宙殖民地。未來派和構成主義等20世紀初的學派彷彿復興,甚至經歷新一重進化:既表達共產主義烏托邦擴張至星際銀河之浪漫期許,也歌頌科技進步對人類文明的貢獻。

格魯吉亞第比利斯的公路交通部大樓,1974年由建築師George Chakhava設計。(Taschen/Fréderic Chaubin)

這個在克羅地亞Berek的「革命紀念碑」建於1967年,由Dušan Džamonja設計,向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的Moslavina地區人民致敬(Jan Kempenaers)

波黑英雄谷蘇捷斯卡戰役紀念綜合體,建於1971年。(Jan Kempenaers)

隨着蘇聯解體,俄羅斯境內紅色建築逐漸遭拆除,分佈在加盟國中的類似建築亦放置田野中荒廢凋零,日久失修變成危樓,難逃清拆宿命。關於這些建築,遺存文獻資料甚少,法國攝影師Frédéric Chaubin曾遊歷14個東方陣營國家,他的寫真集《宇宙共產主義建築攝影》(CCCP: Cosmic Communist Constructions Photographed)收錄逾90張蘇聯現代主義建築照片;比利時攝影師Jan Kempenaers的《Spomenik》則收錄前南斯拉夫二戰紀念建築的照片。這些建於鐵托時代的前衛雕塑石碑,每年吸引大量遊客前往巴爾幹半島參觀,因具備旅遊價值而未被拆除。

二人的相機鏡頭填補了歷史空白,讓今人重見失落極權國度的科幻異景。

《香港01》App,尚品精神生活,形而。
立即下載: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

馬其頓克魯舍沃地區的伊林登起義紀念碑,創作者為馬其頓雕塑家Jordan及Iskra Grabul兩夫妻,於1974年建成。(Jan Kempena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