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Jackson Pollock】他與政治 現代藝術是冷戰「武器」
/ 2018.03.29
在5、60代,抽象表現主義代表的現代藝術剛在美國萌芽,當時絕大多數美國人都不喜歡甚至是鄙視現代藝術,不難想像,即使是現在也有不少人視現代藝術為兒戲。當時的美國總統杜魯門更加嘲笑說:「如果那是藝術,那我就是非洲土著。」這其實並不奇怪,當時很多現代藝術家都是共產主義者,或至少都有某種關聯,在冷戰麥卡錫(McCarthyite)時代,這些人都不受歡迎。奇怪了,現代藝術家與共產主義有關聯?不是說他們被中情局用作武器嗎?
先不答這個問題,我們再來深刻了解一下現代藝術受到的歧視。洛杉磯議員Harold Harby說:「現代藝術實際上是一種間諜手段。如果你知道如何解讀,現代繪畫將會揭示美國防禦工事的薄弱環節,像博爾德大壩這樣的重要建築。」
來自密蘇里州的共和黨人George Dondero則在國會上發表了一個更簡單的公告:「所有現代藝術都是共產主義。」
更甚者,這種偏見最終上升至國策。1946年,美國國務院為了反駁蘇聯指美國是「文化沙漠」的論調,組織了一個名為《Advancing American Art》的國際巡迴展覽並全額資助。可是受到國內砰擊,杜魯門總統說出了上述「非洲土著」言論,國會議員亦大力反對,展覽被迫取消,國務院發布指令說不會再贊助那些與左派有關的人所創作的任何藝術,甚至包括連間接連繫者。
被蘇聯指是「文化沙漠」,美國組織《Advancing American Art》。(網上圖片)
幾乎所有抽象表現主義畫家都與左派有關,這無異於對其直接打壓。Pollock當時在墨西哥壁畫家David Alfalo Siquieros的共產主義工作室工作;Adolph Gottlieb和William Baziotes都是共產主義者。同時證明普遍人們的歧視並非毫無根由,在那個特殊的社會背景下,他們在抽象表現主義的作品中只看見一片紅色。
就在此時,有人的目光放得更遠,看見這種藝術形式的潛藏可能性。中情局(CIA)將抽象表現主義與蘇聯當時的藝術對比,發現相當有趣的現像。
上面提到蘇聯取笑美國是文化沙漠,但蘇聯又是綠洲嗎?如果對歷史有認識,應該聽說過中國文革時期有所謂「破四舊」、「樣板戲」、「文工團」等文化管制措施,嚴格操控文化是共產主義的核心之一。老大哥蘇聯對語言、教育和工業標準化,同樣地也對藝術進行了標準化。史達林治下只有一種可以接受的美學:社會主義現實主義。1934年蘇聯代表大會上定義了這種藝術:
1. 無產階級:與工人有關的藝術,並且他們可以理解
2. 典型:人民日常生活的場景
3. 現實:具代表性
4. 具黨性:支持黨和國家的宗旨
可以見到,進行這種藝術必須具有十分強的目的性,蘇聯反對為藝術而藝術,認為藝術必須為社會服務(在當時語義下,即為政權服務),洽巧與紐約派的現代藝術完全相反,抽象表現主義主張純藝術,否定主題、前設、形態、寫實;如果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是牢固的框框,抽象表現主義就是那框外的任何東西,作為藝術上的意識形態,它們注定互相對立。
前中情局特工Donald Jameson說:「我們意識到,這是一種與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沒有任何關係的藝術。…當時莫斯科對於任何不合乎規定的藝術都予以極度嚴厲的譴責,因此我們可以恰當地判斷,受到它如此重手打壓的東西,值得我們的支持。」
「更重要的是,抽象表現主義從根本上說是十分美國的東西——誕於紐約,舉世獨特,甚至有着『牛仔』內涵;舉例說——Jackson Pollock,生於科迪懷俄明州的一個牧羊家庭,像個操着左輪手槍般從腰間揮灑潑墨;他喧囂、傲慢、粗獷並且毫無歉意——簡直就是美國代表。」
「關於抽象表現主義,我希望能夠說中情局發明它只是為了跟紐約和蘇豪區開個開笑。」他笑說。「但是我認為我們所做的就是想令人意識到一種差異。抽象表現主義興起,使得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看起來極為程式化,是一種僵化和受到局限的藝術,這種對比亦在不少展覽中揭示了出來。」
「文化自由大會」舉行情況(CIA網站)
中情局有意將抽象表現主義培植成對付莫斯科的文化武器,不過礙於上述的國務院禁令,他們不得不經過重重關係去執行,這對特務機關來說並非什麼難事就是了。不久後,他們找到了理想的門路: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當時的博物館館長Nelson Rockefeller與政府有千絲萬縷的聯繫,他是二戰期間美洲事務協調員,統領戰時負責拉丁美洲的情報機構;紐約的外交智囊團洛克菲勒兄弟基金會受託人,中情局就是透過這委員會去「洗白」對新藝術的財政資助。憑藉冷戰時期的這些功績,Nelson Rockefeller後來更逐步爬上副總統之位。
中情局的行動分為兩個面向:拉拔和推廣。1950年開始組織「文化自由大會」(Congress for Cultural Freedom),由知識分子、作家、歷史學家、詩人和藝術家組成,中情局特工管理;它在35個國家有分部,出版二十多本雜誌。它組織並贊助抽象表現主義巡迴展覽,到1956年為止,舉行了33場抽象表現主義國際展覽,1958至1959年間「The New American Painting」展覽巡迴了歐洲所有主要城市;它出版的雜誌則成為現代藝術評論家的平台。
由於藝術出口的成功,抽象表現主義變得炙手可熱,藝評家John Canaday說:「若一位名不經傳的藝術家試圖在紐約舉行展覽,除非他以抽象表現主義繪畫,否則不可能找到畫廊展出。」作家Adam Gopnik更評論,這壟斷性的藝術霸權迫使「兩代現實主義畫家躲入地下室,像傳播禁書一樣傳授靜態寫生技藝。」
在巴黎舉行《Antagonismes》展覽(Yves Klein)
藝廊、博物館、百萬富翁、畫家、更多千萬富翁、更多畫家,這些東西如何運作相信並不難想像。中情局令Pollock變得有錢這說法毫無誇張,De Kooning和Rothko也因此成為家傳戶曉的名字。
中情局最終獲得了勝利,或者說抽象表現主義獲得了勝利,紐約取代巴黎成為現代藝術的世界中心,「藝術」的界限被開拓。1960年巴黎舉辦一個名為《Antagonismes》(對抗)的展覽,意圖「對抗」抽象表現主義的「入侵」,但大大塊Pollock畫布掛在了展覽場地的博物館入口處。
諷刺的是,中情局扶起了一眾共產主義畫家,用資本主義使他們變得富有;本意在於拒絕意識形態和政治的抽象表現主義運動,反而被用作一種意識形態武器去達成政治目的。
最後一提,蘇聯當時也有足以跟抽象表現主義對抗的文化武器,名為「絕對主義」,對後世的影響也不小,可惜史達林時期將這類抽象藝術打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