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時間】P2P爆煲 記凡事利益越大風險更大
/ 2018.08.08
說起來,每次FinTech出事,很多人總是會怪監管不力,但有時自己看得多點,便不用靠別人打救。而且P2P之所以會出事,其實主因不在監管上,而是它背後的金融邏輯本就不合理,令到真正運作起來必然會出現風險。
平台本身的風險
監管部門定義P2P平台為「金融信息中介」,不得直接或間接吸納存款資金,政策不準平台做資金池,意味平台賺不了息差,但賺取存貸息差才是借貸行業唯一有效的利潤來源,此為結構上第一個矛盾。
第二個矛盾在於信息審核成本和信貸風險。一筆十萬元貸款,銀行查核借貸人資格的成本大約為兩千元。P2P平台作為信息中介,只能用網絡的方式降低審核成本,賺取信息中介費。但降低審核成本即是提高信貸風險,於是就有人提出:網絡會令信息更加對稱,事實恰恰相反,網絡提供容易偽造資訊的環境,單憑那些P2P平台的數據技術,是沒辦法有效查核借貸人信息真偽的,依賴網絡反而令信息更不對稱。要做到與傳統銀行貸款業務相約的風險系數,P2P實際需要的審核成本將更高。
P2P是假像,實際上許多是高利貸。
由於這兩大矛盾,真正合規的P2P實際上是一項門檻極高、利潤極低的業務。我們來看美國P2P平台鼻祖Lending Club,值得讚賞的是它始終堅持做正規中介業務,不開資金池。可它的業績呢?單2016年就虧損1.46億美金,由上市到現在股價下跌了超過80%,市值由50億蒸發剩17億。
但為何P2P平台仍開得成行成市、回報率還好像不錯?因為它們絕大部份都不是只做中介,而是自己在開設資金池。一邊以5-12%回報率吸收投資者存款,一邊以70%以上利率放小型、微型貸款──沒錯,它們就是單純的高利貸,亦因此衍生出下面的問題。
借貸雙方的風險
P2P標榜借幾千元每日只收幾元息,驟聽會令人覺得容易負擔,但只要提筆一算,就會發覺大部份實際年息達70%以上,也許連黑社會高利貸都沒這麼大膽。當然,假若真如平台宣傳所說是作臨時應急用,借款人快借快還都還好,事實卻是那些容戶平均每半年借6次,根本是常客;而且其中30%用家同時使用3個以上的P2P平台,極有可能是在借新債還舊債,於是這市場的槓桿便越撐越高。借方被拖入泥沼,貸方資金被輪流放到炸彈上。公平地說,這本來就是小微貸業務容易出現的情況,這種高風險、高成本的業務連銀行都不願去做,P2P平台缺乏數據庫、網絡技術、可靠客源,很難不出問題。
互聯網金融之路再添波折。
債是構成現代金融社會的基礎,甚至我們手上的貨幣本質上都是債券。合理的築債能夠讓我們完成一些短期內力所不及的事,像買樓按揭、買車等;但債台高築又是另一回事,我們鼓勵有品味的消費,卻不鼓勵踮腳去夠玩具。
相信讀者或多或少都有投資,請不要忘記「哪有便宜隨街跳」的道理,如果相信市場有效,就明白回報與風險總是並存。
《香港01》App,尚品精神生活,形而。
立即下載: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