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派水墨藝術家彭康隆個展 被壓抑的內在騷動
/ 2018.11.09
大霹靂(Sotheby's)
蘇富比今年最後一場展售會,以水墨藝術家彭康隆專場作結。展覽名取自法國詩人波德萊爾詩集《惡之華》。該詩集是首本以描寫世俗之惡,並以此為美的作品,對於藝術和美學發展有著深遠影響。
彭康隆的作品有著同樣偉大性,密集的花瓣形態,使人晃眼似在內視,引發本能的抗拒,但如曼陀羅一樣蔓延的景色,又勾起思維深處的慾望。
器官風景(Sotheby's)
辯證法(Sotheby's)
蘇富比亞洲區主席仇國仕與彭康隆相識甚久,待之如密友,他形容:「彭康隆的藝術創作是率性灑脫的,不夾帶嘲諷和玩世意味,亦不執於工筆靈巧,卻流露本真。他筆下的花朵艷紅如血,韶華勝極,吐露出慾望與死亡互生相牽的氣息。」
他的畫細節極為密集,詭譎華麗、時而幽暗,乍看是負面元素併發,但其實停留在到達瘋狂的前一刻,撕破偽裝,讓人的內心得到釋放。看似毒花,實是精神的聖果。
花與石是彭康隆畫中常出現的元素,代表其柔與剛的兩面。花燦爛不堅,是一種令人感傷的題材,彭康隆筆下的花時而呈現器官形態,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花草美繪,反而有隱隱鼓動的勢頭,令人不安。其石則如風霜鏤空,詭奇特殊,不媚俗。在他畫中從不見斑斕、晶瑩潤澤之石,而是掌握了瘦、漏、透、皴等特質,與他那奇幻的花草山水相襯成絕。
化變(Sotheby's)
彭康隆的藝術精神極為獨特,依愚之見,似乎只有楊詰蒼與之相近。彭康隆雖以水墨下筆,卻不能套入傳統的水墨框架內,許多作品絲毫沒有留白空間,由此卻營造出絕景,充滿神秘性。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教授張國治博士寫道,彭康隆常掛在嘴邊的是畫不能被一筆看穿,畫得太熟練反而不耐看,足見其人對畫的專注虔誠。
彭康隆「惡之華」展售會
日期:即日至11月17日(星期六)
時間:10am - 6pm
地點:蘇富比S|2藝術空間,香港金鐘太古廣場一期五樓
《香港01》App,尚品精神生活,形而。
立即下載: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