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 生活時尚

【展覽】新媒體藝術探討記憶 經歷千年會否因科技介入而消亡?

/ 撰文 何國龍
/ 2021.03.03
自從踏入21世紀,本來一切予我們而言理所當然的,例如書寫、面談等等習以為常的習慣,都變得奢侈,大家又有幾多時間會執起筆來?在藝術方面,以媒體為思考命題、主張互動、概念最為重要的「新媒體藝術」(New Media Art),也不再新。然而,即使種種的媒體形式轉變,往往內裡的哲學思考也是異曲同工的。最近本地著名新媒體藝術家張瀚謙(Chris Cheung)的個展《未境之歷》,就從幾種來自東方美學的元素去展開思考,水墨、書法與賞石等,自古以來幻化於詩書畫意之中的記憶,經歷千年之後會否因科技的介入而消亡?

圖片來源:張瀚謙/《未境之歷》

《封筆-墨池記》

「無之而非書,無之而非山水」—— 張潮《幽夢影》選錄於無字句處讀書、於無山水處看風景;美學不分高下、凡事以念融會。

以前,我們覺得藝術之所以玄幻,是因為它是藏在人心之中的,文本的記載只能意會,再從心裡萌芽成長,用自己的方法再現。來到人工智能時代,數據變成記憶的載體,縱使記憶因此而變得準確無誤,卻也可能因此而失去人性與想像的可能性。展覽中其中一件作品《封筆-墨池記》探討書法,作品蒐集了古代各朝代書法名家,包括王羲之、董其昌、饒介、蘇軾、黃山谷、王守仁等人的書法數據,以人工智能生成對抗網絡的概念,強調深度學習的過程演化,把名家的筆墨與風格糅合在作品中重現於世。書法向來能夠表現出個人獨特的情感。如果用人工智能去把書者的書法風格不斷進化,文字又會變成怎樣?作品亦能讓觀眾親筆題字,紀錄他們的手寫筆跡,每次新收集的文字會在瞬間漾開,墨水在墨池中浮沉,最後消失於墨黑池水當中。

圖片來源:張瀚謙/《未境之歷》

《石頭紀》

「無才可去補蒼天,枉入紅塵若許年;此是身前身後事,倩誰記去作奇傳?」—— 曹雪芹《頑石偈》

歷史可以是書本,可以是記憶,但這只限於人類時代。對於地球而言的歷史書就是石頭,從地質可以鑑定年份,從化石可以透視古生命。作品《石頭紀》同樣使用以人工智能生成對抗網絡的概念,學習古代水墨畫在歷史中的演化,石頭是水墨畫中重要的元素,對古人而言石頭也恍如有靈性,可參照《紅樓夢》開篇那個關於女媧補天的神話裡被遺忘的飛來石。石頭通了靈性,「物我」合一,成了記憶載體,地球上所發生的種種事情都代為編年。作品以傳統碑刻和青銅器拓技法去呈現古典賞石全形拓的樣貌,也利用三維掃描及疊影攝影測量,去精確地數碼化九顆特別挑選的拙石,在呈現機械學習的過程當中,古代水墨畫成為了石頭表面的形態轉變,而每一顆拙石各自代表一個年代的演變。

圖片來源:張瀚謙/《未境之歷》

《墨潮-易象》

生命可以是一個零玩家遊戲,命運亦能以易學推算;存活或死亡、周而復始。

「道」 是萬物運行的規律,《易經》的六十四卦蘊藏無窮的玄機,甚至可以易學推算占卜扶乩,解釋萬物之變化、存活或死亡,說起來是否感覺與電子遊戲十分相似?遊戲中的一切都是數學運算,遊戲中的怪物生成、演化都是演算出來,如果「道」就是這條公式,將生命比喻為遊戲又可行?原來早在1970年,英國數學家John Horton Conway就發明了細胞自動機,以簡單五個規則去模擬生命繁殖。《墨潮-易象》以數控溫變墨水作為媒介,常見用於鈔票防偽印刷上的熱感油墨會隨溫度變化而變色,影像連接發熱裝置,裝置按照「生命遊戲」的規則,以八八六十四個不同的組合通過熱感顯影出虛實結合扶乩卦象。

圖片來源:張瀚謙/《未境之歷》

除了以上三件作品,還有《墨潮-白駒》、《燼忘錄》,前者思考人與精神的共存狀態,有形轉化為無形的虛實相生之妙境;後者參照反烏托邦小說《華氏451》,帶出在受壓制與受洗腦的未來社會中重複著歷史般焚書,但縱使肉身、事物皆可盡燒,信念卻不滅,而且燒過,也會留下痕跡讓人悼念。展覽的作品穿梭古今,由抽象的人文記憶對應現實事物,再以今天的科技展現其藝術性。

INFO

《未境之歷》/ The Epoch of Futurescape —— 張瀚謙媒體藝術展

日期:即日至2021年3月20日。

地點:香港歌德學院|歌德藝廊及黑盒子(香港灣仔港灣道2號|香港藝術中心14/F)